
参数
通道数量:包含 7 个独立的达林顿晶体管对。
最大集电极电流:单个通道持续电流可达 500mA,峰值电流可达 1A。
集电极 - 发射极耐压:最高 50V,能适应多种中高压负载。
输入特性:输入兼容 TTL/CMOS 电平(5V 逻辑),每个输入端串联 2.7kΩ 基极电阻。
封装形式:常见为 16 引脚 DIP(双列直插)或 SOIC(表面贴装)封装。
工作温度范围:-40℃至 + 100℃,适应多数工业和民用环境。
核心特点
内置续流二极管:每个达林顿管对应一个反向并联的续流二极管,专为驱动继电器、电磁阀等感性负载设计,可吸收关断时产生的反向电动势,保护芯片和电路。
高电流增益:达林顿结构使每对晶体管的电流增益(hFE)可达 1000 以上,能将微弱的输入信号(如 MCU 输出的 mA 级电流)放大为足以驱动大功率负载的电流。
集电极开路输出:输出端可直接接负载至正电源,简化驱动电路设计。
过热保护:芯片内部集成过热保护机制,当温度过高时会自动限制输出电流,防止芯片烧毁。
工作原理
当输入引脚接入高电平(如 5V)时,对应的达林顿晶体管导通,负载电流从电源经负载流入芯片输出端(集电极),再从发射极(公共端,通常接地)流出,形成回路,负载工作。
当输入为低电平时,达林顿管截止,负载断电停止工作。
续流二极管在负载(尤其是感性负载)关断瞬间导通,为反向电动势提供泄放回路,避免高压击穿芯片。
典型应用
继电器驱动:可直接驱动各类小型继电器,实现低压控制电路对高压设备的开关控制。
步进电机驱动:常与控制器配合驱动 28BYJ-48 等小型步进电机,广泛用于智能家居、自动化设备中。
电磁阀与接触器控制:在工业控制中驱动电磁阀、小型接触器等执行元件。
显示设备驱动:可驱动 LED 矩阵、数码管等,通过多路控制实现复杂显示效果。
功率放大:作为功率缓冲器,增强数字电路的输出驱动能力,驱动大电流负载。
ULN2003A 因结构简单、可靠性高、成本低廉,是电子电路中实现低压控制高压、小电流驱动大电流的常用器件。